学校概况

Profile

学校介绍

 


碧水清江滋养工匠沃土,青龙山势辉映技能苍穹。在武陵山脉的层峦叠嶂间、清江之畔的青龙山麓,矗立着一所职业教育领域的璀璨明珠——恩施州民族技工学校。学校于2004年创办,经过二十载栉风沐雨,以奔腾不息的职教情怀,矢志打造新时代大国工匠的摇篮,为民族地区技能人才培养贡献卓越力量。

优美的校园环境:校园占地56亩,建筑面积5.8万平方米,总投资2.44亿元。校园建筑群随金龙山余脉而建,阶梯式布局宛若展开的立体画卷——教学区凭栏可揽云霞,实训楼依势而接苍穹,生活区错落隐于林荫。校园腹地匠心保留天然山体,青峰蜿蜒如青龙盘踞,晨雾缭绕时恍见鳞甲生辉。山巅双亭各具风韵:南侧"工匠亭"飞檐斗拱,铭刻校训班规;北畔"金龙亭"曲径通幽,常闻书声琅琅。暮色登亭远眺,霞光流转间,晚课灯火与星月交辉,求知身影与匠心传承相映。

优越的办学条件:学校现开设有铁路客运服务、船舶驾驶、航空服务、无人机应用技术、工业机器人、旅游服务与管理、汽车维修、烹饪、幼儿教育、平面设计、建筑设计、建筑工程管理、电子商务、网络营销、会计、护理、数控加工、3D打印技术应用、计算机应用与维修、中药等20个专业。学校修建有专业形体房、无人机训练室、3D打印专业训练室、工业机器人训练中心、烹饪训练中心、中药实训室、平面设计实训室、汽修专业车间等实训室。生活区设标准化学生公寓、塑胶运动场及便利超市,打造“智能化、网络化、人文化、园林化、生态化”活力校园,全面保障学习生活需求。

优异的教学质量:荣誉见证成长,硕果彰显实力:近年省级部门组织的“工匠杯”各类竞赛,我校在无人机、中式烹饪、汽修等项目中荣获一等奖2人、二等奖4人,优胜奖8人。2021年,徐晴同学荣获中式烹饪项目的银奖,获得省人社厅授予的“湖北省技术能手”荣誉称号。恩施州组织的中职学生各类技能大赛,我校在汽修、学前、计算机等专项技能比赛中荣获一等奖4人、二等奖8人、三等奖10人、优胜奖4人。2024年我校学生首次参加技能高考,汽修、护理、幼儿教育、烹饪、旅游管理专业上线达率100%,计算机专业上线率达95%。

优质的师资队伍:学校师资力量雄厚,现有教职工127名,其中专任教师77名,专任教师中硕士3名、本科72名,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32名,占比41.56%,双师型教师23名,占比30%。学校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,设立行政、教学、财务等标准化管理机构,制定科学管理制度,形成决策、执行、监督三位一体的治理机制。

优良的就业升学: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,推行“工学结合、校企合作”培养模式,实现“订单式”培养,学校先后和武钢集团、华中科大后勤集团、武汉港业、汉口火车站、杭州酒家、杭州快客利餐饮有限公司、东风公司、奇瑞汽车等企业建立了校企实训基地,并在校设立企业奖学金制度,培养市场紧缺性人才,毕业即就业,解决学生就业难的后顾之忧。学校与江南飞行学院、武汉理工大学、黄冈科技职业学院、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、荆门职业技术学院、宜昌科技职业技术学院、山东海事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,积极开拓毕业生的升学渠道,为学生提供升学服务。近年来学校每年毕业生约有30%步入社会就业与创业;约有70%考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。

优厚的社会效益:载誉连年获多方认可:人社部《职业》杂志社授予我校为职业全国理事会理事单位;省人社厅授予我校“招生就业先进单位”和“职业培训工作先进单位”;省财政、人社厅批准我校为“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定点机构”;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批准我校为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承训机构;省人社厅、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评估批准我校为“湖北省技能等级认定机构”;巴东县移民局评定我校为移民技能培训定点机构。学校承接了省人社厅“三支一扶”干部、“劳资专管员”和武汉人社局“对口帮扶致富带头人”、“创业讲师”的培训工作。学校多次组织中式面点、中式烹调的等级考核认定工作,获证率达95%以上。

时代呼唤工匠精神,青春承载技能报国。在智能制造重塑产业格局的今天,选择技能就是选择未来。恩施州民族技工学校将以淬火成钢的信念铸造工匠摇篮,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铺就成才之路,续写“技能改变命运,匠心成就梦想”的时代华章!